首页 岳阳市茶叶协会 岳阳黄茶 茶产业 茶科技 茶文化 读者留言 联系我们
 
古典文学作品能给我们带来至恒至美至珍的文字美味——《渴望古典》点评
发布者:名茶网          发布时间:2008/4/6
古典文学作品能给我们带来至恒至美至珍的文字美味
——《渴望古典》点评

评论者:小岛
 
      我的一份剪报,虽时过十余年,其观点仍未过时。科技在进步,今
 
人除了读书,还要上网,作者杨佑田的观点,同样适用于网络。抵制文
 
化垃圾,倡导回归古典,是出版者和媒体的责任,也是读者的义务。古
 
典文学作品,能给我们带来至恒至美至珍的文字美味,令人百读不厌,
 
回味无穷,终身受益。古典文学作品蕴含着高超的智慧、丰富的情感、
 
优美的语言,您若长期浸润在古典文学中,智商和情商必会提高,语言
 
和风度愈益优雅。而今人作品,难望项背,太多砂砾太多鸡毛蒜皮。
 
【附录】

渴望古典

作者:杨佑田
(原载《工人日报》1994-12-21)
 
       书海茫茫,汗牛充栋,于今尤烈。书实在太多太多,多到我们难以想像。其中伪学者的书,这“家”那“家”的书,花花公子的书,交际花的书,卖瓜王婆的书,等等,也屡见不鲜。触处生趣,言之有物,词采华茂,文思横溢之作品并不多见,有些著作连最起码的文体章法结构语言文字也不讲求,甚至基础关都不过,病句错别字连篇,何能开卷有益?
     按说出版业发达昌盛,人们文化素质多有长进,倘能操觚捉管、著书立说自为幸事:一个浮躁的时代,尤其需要书润泽亲抚,相促相佐相启相融。但原本无学养功夫。又不肯青灯黄卷、安详坐道,只当写书出书为赚钱稻粮之谋;沽名钓誉、自我标榜之技;赶时髦、凑热闹之儿戏,而毫无责任感地粗制滥造,东拼西凑,抄抄录录,敷衍成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时。所作之书焉能不捉襟见肘,左支右绌,气败神缺,丑态百出呢?世风如此,时尚如此,“文化”如此,真让人扼腕悲叹,痛心疾首,又莫之奈何。因此。我近年来审慎而选择地读当代之书、今人之书,坚决抵制文化垃圾,心中渴望回归古典。
     古典中的佳构妙制,其之所以流传至今,历久弥新,盖因墨采葱郁,已臻化境,炉火纯青,茹天涵地。不论诗文歌赋、小说戏曲,还是短章巨作、寻常词汇和蕞尔材料,一经古代名家高手调和点染,便艳光四射,成为至恒至美至珍的文字美味。《论语》、《老子》《庄子》、《孟子》、《韩非子》、《楚辞》、《离骚》、《汉赋》、《史记》、《世说新语》、“唐宋八大家”、“四大古典名著”、《浮生六记》、《幽梦影》……或雍容和顺、徐迂温婉,或灵动善譬、气势勃旺,或游刃八极、汪洋恣肆,或锋利峭刻、纵厉坚挺,或春秋笔法、语约义丰,或老辣简洁、大轩骈骨,或胜意迭出、风神独绝,或穷形尽相、入木三分……展卷尽可怡神,披翻自能豁目,恍若天马行空,留下奔尘弁影,令今为书为文之人,难望项背。
    一挚友日前函告笔者近来所读之书:《世说新语》、《东坡志林》、《浮生六记》等,并谓:当代青年及其他人等不读古典,实乃平生一大憾事。我深以为然。本人无意于厚古薄今,故意和今人过不去,实在是,古典中的佳构妙制太棒太出色太值得一读且令人百读不厌,而今人之书,则太多砂砾太多鸡毛蒜皮矣!

(注:觚,gū,古代写字用的木板。蕞尔,zuì’er,形容小。)
 
 
 
湘ICP备14000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