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阳市茶叶协会 岳阳黄茶 茶产业 茶科技 茶文化 读者留言 联系我们
 
科学生活:健康管理能否避免“健康透支”?
发布者:名茶网          发布时间:2008/1/10
     (来源:科技日报 )
 
 
 
     最近在广州举行的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上,有专家指出,压力大是人们“健康透支”的主要原因,其引起的后果也越来越引起国人的关注,应当及早进行健康管理。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在过去20年里,慢性疾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重越来越大,“健康透支”是疾病向人类发出的危险信号。
 
     健康透支勿小视
 
     什么是“健康透支”?它有哪些具体表现呢?北京慈铭健康体检连锁机构首席专家、主任医师张守义认为:“‘健康透支’是由于不良的生活、工作、行为方式引起的健康损坏,主要表现是人们身体素质的下降。健康是人们最宝贵的财富,只要注意维护,健康就会增值;反之,造成‘健康透支’,就会引发一系列疾病。”
     张医师指出,通常情况下,健康和疾病之间有一个称为亚健康状态的过渡阶段。所谓亚健康状态,通俗来讲,多指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有病症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但已有潜在发病倾向的状态,人的身体处于机体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低质与心理失衡状态,可简单理解为健康的透支状态,其主要表现为精力不足、食欲减退、疲劳困乏、睡眠障碍、注意力分散等。
 
    压力是主要杀手
 
    根据2006年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健康管理与医师健康保险专业委员会联合北京慈铭健康体检连锁机构公布的北京市“健康透支十大行业”社会调查结果显示,IT精英和企业高管亚健康的比例分别为91%和86%,这些人群已成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疾病的“主流人群”。
    演艺圈明星也未能幸免,由于演艺工作的特殊性,明星们往往要承载着比常人更多的压力和困惑。一份来自慈铭国际体检医院全国22家分院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所调查的186位文体明星中,心电图异常占46.5%,血脂异常占43.5%,脂肪肝占33.9%,血压增高占16.1%,超重占37.1%,肥胖占8.1%,其中血脂异常率超出普通体检人群(22%)近1倍。
     张医师认为,精神压力过大、生活节奏过快,饮食和生活不规律,是这些人群严重透支健康的主要原因。某企业主管说:“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巨大的压力导致休息时间也无法彻底放松心情,经常是做梦也在考虑工作和家里的琐事。”源自领导同事和经济生活方面的压力固然很大,而未婚青年不但要创业还要面对家人对婚姻问题的担忧,已婚人士需要供巨额按揭房款和孩子教育,只能继续透支健康,这些来自家庭的精神压力更加令人感觉无奈。
     有关专家指出,这些人群比较突出的健康问题有两大类:一是IT精英和企业高管共有的上述“三高”疾病,都属于代谢紊乱疾病,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有密切关系,并且,这些“富贵病”很少“独来独往”,若不及时干预,会发展成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等疾病,成为“精英猝死”事件的幕后魔手。第二类是疲劳、失眠、心理障碍等亚健康问题严重,这类疾病的形成除工作紧张、经常加班等压力因素之外,长时间上网、应酬过多、饮食不科学、作息无规律、缺少体育锻炼以及家庭不和谐、精神压抑等都是重要因素。
 
    共同管理健康
 
     针对当前“健康透支”的普遍现象,健康管理的概念应运而生。健康管理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张医师指出:“加强健康管理工程要从两方面做起:一方面,国家要重视全民健康素质,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建设健康促进工程,以社区医疗为重点,加强健康管理人才的培养。而最重要的是,个人应成为自身健康的主人。”
     个人如何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里,牢牢地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呢?张医生说,个人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通过合理安排膳食、适量进行有氧运动、戒烟限酒和平衡心理等健康干预手段,来避免或减少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同时,良好的家庭关系也能放松人的心情、消除紧张情绪。张医师还特别强调了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在美国,健康体检投资1元钱,由此带来的预防、延缓和阻隔疾病发生等健康回报,可为个人及社会节省9元钱的医疗费用。”
     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专业委员会(HMO)委员韩小红博士建议,女性50岁以后,男性40岁以后,都需要定期检查身体,并应该把心脏检查作为一个重要项目。如果发现自己情绪持续焦虑、忧郁超过一个月,应咨询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如果通过心理测量评分,忧郁和焦虑已达到中度甚至重度,还需接受适当的药物治疗。(记者 李颖 实习生 李杨)
 
 
 

[附录1]             公 告
       中国名茶网是爱茶人的精神家园,欢迎广大网友投稿,电子信箱:zgmcw@126.com .本网有删改权(主要针对病句和错别字,不会修改作者观点)。本网是公益性网站,不以谋利为目的。本网站对网友投稿,既不收版面费,也无力支付稿费,请谅解。
 
 [附录2]          中国名茶网各栏目文章目录(请点击以下地址) 
 


(其中【科技咨询】专栏只对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五个一工程”服务对象开放,须凭密码进入。申请服务须与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技术推广中心联系.联系电话:0731-4611985; 密码管理:13707304863)

[附录3]      怎样记住中国名茶网的网址?
答: 只要记住中国名茶网的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即可,中(z)国(g)名(m)茶(c)网(w),前面三个www,后面点(.)cn.您访问后可收藏这一网站。
      如果您的浏览器是7.0的,您可在地址栏直接输入"中国名茶网.公司"这一中文域名即可。
 
 
 
湘ICP备14000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