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评论者与引用新闻的观点均与本网立场无关。)
作者:易标
如今标准越来越多,总有些标准无实际意义,《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是否科学合理,我没看到原文没有发言权.不懂科学只知玩文字的记者不要乱起哄,你拿不到标准原文我不会支持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不喜欢吃符合国家标准的河南产速冻馒头,只吃小作坊里的现蒸馒头。买茶也一样,我不买所谓符合标准的品牌茶,而喜欢农户用简易锅灶加工的春绿茶,一个师傅一个法,茶叶外形因师傅手艺而异,好喝才是硬道理。茶叶审评也用不着定什么标准,各人有各人的喜爱,吹上了天的普洱茶,那种霉味让我受不了,要我审评,我会判其劣质品。茶叶审评有一个行业标准:SB/T10157-1993《茶叶感官审评方法》,这个标准没有人宣布废止,但怎么也查不到,最权威的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的《茶叶标准汇编》上查不到,网上查不到,只是国家标准GB/T18797-2002《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作为引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有点用,但茶叶中的稀土限量无实际意义,测定麻烦,大多数检测机构测不出来,也没有人去做。谁也说不清楚,茶叶中即使含点稀土,会对人体有什么伤害。
下面是我读到的有关新闻。排列不分先后。
《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颁布实施
新闻参考稿
2007年11月2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2007年第11号(总第111号)公告,正式批准和公布了《小麦粉馒头》(GB/T21118—2007)国家标准,并将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由河南的一家企业——河南兴泰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起草,该公司是国内从事小麦、面粉、面制食品科研及产业化推广的领头企业,下属的河南省面制食品工程研究中心是目前我国唯一由政府批准成立的面制食品科研机构,围绕我国传统主食,从谷物化学等基础科研到品质、工艺、装备等应用科研,以及如何将以手工为主的加工方式向工业化、产业化模式转变进行了十多年的探索与研究。
经过多年科研积累及工业化、产业化探索,兴泰发现传统面制主食虽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但社会化生产仍以手工作坊和集约化工厂为主,生产方式原始、工艺技术落后,更是由于标准体系缺失等原因,产品不但口感、风味已无法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内外在综合品质的需求,连最基本的卫生、安全都无法保障。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城镇化进程迅猛,生活节奏加快,随着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对工业化主食品产生了巨大的消费需求。工业化生产主食,必先有标准做支撑。从2003年起,兴泰公司多次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相关领导汇报制定馒头国家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公司在起草国家标准方面的设想和思路。2005年6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委计划[2005]42号文件)正式批准由我公司牵头起草《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项目编号为“20050513-T-449”。项目任务下达之后,兴泰公司联系了河南工业大学、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单位,在他们的共同参与下组成“标准起草工作组”,开展了市场调研、会议研讨、样品测试、数据分析、文本起草等工作。2006年3月完成了国标文本的起草工作,向归口单位递交了国标的“征求意见稿”。2006年12月,在深圳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准。三年来,兴泰公司为保障国标的顺利起草,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于2007年10月16日经国标委批准,将于2008年1月1日起将在全国正式实施。据《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组长、河南兴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心羽女士介绍,《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的起草原则是以保障食品安全为基础,结合我国小麦粉馒头的实际质量状况和检测技术条件,突出体现其通用性,以对我国馒头的生产、检验和销售起到普遍指导的作用。该标准由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储存和运输等八个部分构成,而且详细描述了外观、内部、口感、滋味和气味等“感官质量要求”,确立了水分、比容、pH值等理化指标,以及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指标等卫生指标的指标范围。
馒头作为我国的传统主食,在数千年的等待之后,终于在今天孕育出标准化的诞生。无论是民众口中食,抑或千里沃野田;无论提高小麦增值转化,抑或引领产业科技创新,都值得我们共同关注。我国著名的食品产业经济理论专家、河南省面制食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刘晓真教授告诉记者:“馒头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主食,国标的颁布实施将在指导相关商家生产、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证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健康方面发挥突出的作用;同时由于馒头占面制食品总量的30%以上,每年的消费量近1200万吨。将通过面食产业的发展,直接带动小麦的增值和转化。”
国家标准的出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馒头——一个三千年亘古未变的传统制作的主食,而今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迸射出中国传统主食健康标准和工业化变革的颠覆性耀眼光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国家标准《小麦粉馒头》有关情况介绍
来源: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年1月4日
近日,一些媒体对国家推荐性标准《小麦粉馒头》(GB/T21118-2007)的有关报道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使大家了解标准内容,对相关内容介绍如下:
《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对小麦粉馒头的形状未作任何具体规定。该标准第4.2.1条规定:小麦粉馒头“外观:形态完整,色泽正常,表面无皱缩、塌陷,无黄斑、灰斑、黑斑、白毛和粘斑等缺陷,无异物”。这只是在产品感官质量基本要求方面提出限制性要求。标准全文未对小麦粉馒头产品的形状作任何具体规定。
制订《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的目的是为规范生产,保护消费者健康。小麦粉馒头是我国的传统主食,年均消费近1200万吨,生产已走出家庭,工业化生产和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迫切需要规范生产和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为此,《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主要对小麦粉馒头的原料(包括小麦粉、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加工用水、酵母和其它辅料等)、理化指标、卫生指标、生产加工过程、贮存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目的就是为了规范生产,保护消费者健康。
馒头的疑惑:国家标准是为谁服务的?
刚看到关于馒头的国家标准的新闻,只是一笑而过,因为是在网上,也没有看到出处,以为又是谁的恶搞,也就一笑而过。但是第二次,已经是门户网站的首页,进入之后,也有了新闻的出处,来自于“南方都市报“,也就是说,这是正正经经的一条新闻。
馒头需要标准吗?我的理解,确实需要,为的是保证食物的安全,让消费者吃得放心,禁止使用一些含有对人类身体有害的添加剂或者是其他的任何东西。但是问题是,根据报道,“在感官方面要求馒头形态完整和美观,应该是圆形或椭圆形,没有褶皱、斑点,气味有小麦香;馒头的体积不能太小,1克面粉体积最低限度必须超过1.7毫升,小于这个体积的馒头就不合格;馒头水分有最高限量要求,要小于等于45%,否则极易长毛。
好笑?还好,刚刚看到中国网的报道,国家标准委说,这是一项推荐性的标准,不是强制性的,而且没有规定馒头的形状。
看看这项标准哪里来的,原来这一标准发布于2007年10月16日,由河南兴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河南工业大学和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起草,主管部门是国家粮食局,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很好奇,这家河南馒头公司到底是怎样的一家公司,他们生产的到底是怎样的馒头。
找到这样一篇报道:河南馒头成国家标准 用6年时间研制标准.
别的馒头一元钱可以买5个,高价馒头每个售价0.5元至1.0元,装进礼品盒更贵.
该馒头日前已成为国家标准,生产商打算在春节前占领全国20个省市中高端市场
郑州市场上,现在一元钱可以买5个馒头。可是,有一种馒头,每个卖0.5元到1元。2008年春节前,这种馒头将占领全国20个省市高端市场,装进礼品盒会更贵一些。
这种高价馒头产自河南,日前,由河南兴泰科技实业公司(以下简称兴泰公司)制定的“小麦粉馒头”标准经国标委确认正式成为国家标准。
在报道里面,可以看到这家公司如何投资,如何要做大,做全中国的馒头老大,也可以看到,在这家公司的描述下,国标馒头的成功,对于河南省的农业有多麽大的作用。
国家标准的馒头,我没有看到对消费者来说有怎样的好处,只看到如果真的强制实施,将来我们只能够吃速冻馒头了,可能,因为这家公司越做越好,我们只能够吃到河南高价馒头了。
看报道,这家公司的还准备研究饺子和面条,不知道是否还要起草有关的国家标准。研发新的产品,攻占高端市场,这是值得鼓励的事情,但是把产品和国家标准,也就是行政权力结合起来,那就会让人产生质疑了,那就是,国家标准是为谁服务的?
(博客来源: 闾丘露薇)
[附录1] 公 告
中国名茶网是爱茶人的精神家园,欢迎广大网友投稿,电子信箱:zgmcw@126.com .本网有删改权(主要针对病句和错别字,不会修改作者观点)。本网是公益性网站,不以谋利为目的。本网站对网友投稿,既不收版面费,也无力支付稿费,请谅解。
[附录2] 中国名茶网各栏目文章目录(请点击以下地址)
(其中【科技咨询】专栏只对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五个一工程”服务对象开放,须凭密码进入。申请服务须与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技术推广中心联系.联系电话:0731-4611985; 密码管理:13707304863)
[附录3] 怎样记住中国名茶网的网址?
答: 只要记住中国名茶网的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即可,中(z)国(g)名(m)茶(c)网(w),前面三个www,后面点(.)cn.您访问后可收藏这一网站。
如果您的浏览器是7.0的,您可在地址栏直接输入"中国名茶网.公司"这一中文域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