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阳市茶叶协会 岳阳黄茶 茶产业 茶科技 茶文化 读者留言 联系我们
 
茶叶分类方法点评
发布者:名茶网          发布时间:2007/11/24
  (声明:作者观点与本网立场无关。欢迎网友参加讨论)                                                     
 
                                                    点评人:安茶
 
      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茶叶加工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介绍了程启坤提出的分类法,该法将茶叶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该法将紧压茶独立于黑茶类之外,将花茶独立于绿茶类之外,严重脱离了茶叶生产实际和约定俗成的行业习惯,黑茶包括黑毛茶和紧压茶,已是行业习惯,不是几个读书人标新立异能改变的。
        该教材推介的所谓“三位一体茶叶分类法”逻辑混乱,随意确定分类根据,提出这种分类法的人,应去普通中学补修一下逻辑常识。花茶与六大茶类并列,砖茶(紧压茶)列入煮饮式茶(分类者不知道许多砖茶即紧压茶可以泡饮),这些都是学者闭门造车的结果,对中国茶产业有害无益。
       2007年出版的《湖南黑茶》一书,作者把黑茶定义为:
    黑茶是采用湖南雪峰山脉茶区的大中叶群体品种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渥堆、松柴明火干燥等四大工艺加工而成的具有干茶色泽黑褐油润、滋味醇和或微涩、汤色红艳明亮、略带独特松烟香的品质特征毛茶和以其为原料蒸压成形的紧压茶的总称。
      这种定义从地域上把非湖南的黑茶排除在外,把湖南临湘的黑茶排除在外,又从干燥工艺上把湖南益阳市的大部分黑茶排除在外(益阳市的大部分黑茶原料现在并不用松柴明火干燥),这样就只剩湖南安化县的个别厂家生产的茶可以称为黑茶了。地域决不能成为划分茶类的根据,"湖南雪峰山脉茶区"只能是黑茶的一个产区。
    从逻辑学的要求看,安徽农学院主编的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制茶学》(农业出版社)1979年11月第1版,以及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的叶蓓主编《茶叶最新生产工艺、质量控制、质量经验及通用标准实用全书》,两书提出的分类法,我不说非常科学,至少思路清晰,分类根据一致。
  茶类划分需要不断完善,不能让这一学术问题染上铜臭味。近两年普洱茶热,炒家怕其他省份的黑茶沾光,要求普洱茶独立为第七大茶类,结果独立不成,反成笑柄。
  我们的专家应当治学严谨,不要随便卷入商业炒作。
 
 
 
 
[相关信息]
 
茶叶分类方法简介
 
(摘自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叶蓓主编《茶叶最新生产工艺、质量控制、质量经验及通用标准实用全书》)
 
       我国茶叶加工从鲜叶原料到市售的商品茶基本上可分为2~3个加工阶段。第一加工阶段通常称作鲜叶的初制加工,其产品为“毛茶”;第二加工阶段通常称作毛茶的精制加工,其产品称“精茶”或“成品茶”;有的还需要进行第三阶段的再加工处理,如花茶、紧压茶等。用作再加工茶的原料,通常称“茶坯”或“素坯”。
        虽然茶叶加工分作几个阶段,一般而言初制技术是决定茶叶形、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其后的精制及再加工过程都离不开原有的毛茶品质基础。因此。分类方法掌握以毛茶为基础,相应的毛茶经精制及再加工后一般仍归入同一类。具体而言,我国六大茶类分成六个大纲,以甲代纲,依次以甲1、甲2……甲6代表绿茶类、黄茶类……红茶类六个纲;纲以下再分目和种。以乙代目,即乙就是目,它是在纲的基础上根据各类各种不同制法特点分类;目以下再分种,以丙代种,即丙就是种,它是在纲目的基础上根据各种茶叶的外形与内质的特点分
(一)绿茶分类纲目
  绿茶初制历程基本为:鲜叶→杀青→揉捻→干燥→毛茶。杀青是绿茶制法的主要特点。鲜叶经高温杀青,以破坏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的酶促氧化,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的品质特点。绿茶分类及主要产品如表1-2。
         表1-2  绿茶分类及主要产品

1绿茶类

1炒青绿茶

1直圆条形:珍眉、雨茶、毛峰、毛尖

2弯圆条形:碧螺春

3圆珠形:珠茶、泉冈辉白、涌溪火青

4不定形:贡熙、特贡、熙春

5片形:六安瓜片、秀眉

6针形:松针、雨花茶、信阳毛尖、庐山云雾

7扁形茶:西湖龙井、徽州大方、敬亭绿雪

8尖条形:猴魁、贡尖、魁尖

9花形:菊花茶

2烘青绿茶

1条形:毛峰、烘青

2卷曲形:曲毫

3圆珠形:龙珠

3蒸青绿茶

1针形:恩施玉露、松针

2椎脊形:广西巴巴茶

3片形:蒸青片茶

4窨花绿茶

1茉莉花茶:茉莉烘青

2白兰花茶:白兰烘青

3珠兰花茶:珠兰烘青、珠兰大方

4杂花花茶:玳玳花茶、柚子花茶、桂花茶

5蒸压绿茶

1方形:普洱方茶

2圆形茶;沱茶

3圆饼茶;小饼茶

 
(二)黄茶分类纲目
 
  黄茶初制工序:鲜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毛茶。闷黄是黄茶特有的工序。通过闷黄促进多酚类化合物的非酶促自动氧化,形成黄茶“黄汤黄叶”的品质特点。黄茶分类及主要产品如表1-3。

表1-3  黄茶分类及主要产品

2黄茶类

1杀青后湿坯堆积闷黄

1杀青后堆积闷黄:台湾黄茶、山毛尖

2杀青后包藏闷黄:蒙顶黄芽

2揉捻后湿坯堆积闷黄

l揉捻后湿坯堆积闷黄:平阳黄汤、北港毛尖

2揉捻后久堆闷黄:远安鹿苑

3毛火后堆积闷黄

1毛火后堆积闷黄:黄大茶、黄芽、崇安莲芯

2毛火后包藏闷黄:君山银针

 
(三)黑茶分类纲目

  黑茶初制工序:鲜叶→杀青→揉捻→渥堆→干燥→毛茶。渥堆是黑茶特有的工序。通过渥堆促进多酚类化合物非酶性的缓慢氧化,并结合微生物的作用,形成黑茶叶色油黑或褐绿、汤色褐黄或褐红的品质特点。黑茶分类及主要产品如表1-4。


表1-4  黑茶分类及主要产品

3黑茶类

1湿坯渥堆做色黑茶

1蒸压篓包茶:湘尖1号、湘尖2号、湘尖3

2蒸压定形茶:黑砖茶、花砖茶、茯砖

2干坯渥堆做色黑茶

1傲茶:老青茶

2蒸压定型茶:大七子饼茶、紧茶

3蒸压篓包茶:六堡茶

3成茶堆积再傲色茶

1蒸压:康砖茶、金尖、四川茯砖茶、青砖茶

2炒压:方包茶、安化茯砖茶

 
(四)白茶分类纲目

 

白茶初制工序:鲜叶→萎凋→干燥→毛茶。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通过萎凋使多酚类化合物发生缓慢的酶性氧化,既不制止也不促进,任其自然变化。形成白茶干茶叶色墨绿,汤色淡黄的品质特点。白茶分类及主要产品如表15

 

15  白茶分类及主要产品

4白茶类

1全萎凋白茶

l芽茶:政和白毫银针

2叶茶:政和白牡丹

2半萎凋白茶

1芽茶:福鼎白毫银针、土针

2叶茶:福鼎白牡丹、水吉白牡丹、贡眉、寿眉

3半萎凋与揉捻白茶

l叶茶:白牡丹、贡眉、寿眉

2条形茶:新工艺白茶


(五)青茶分类纲目
 
  青茶(乌龙茶)初制工序:鲜叶→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干(兼包揉做形)→毛茶。做青是青茶特有的工序。通过做青,使多酚类化合物适度有控制的发生酶性氧化作用,以形成青茶特有的“绿叶红镶边”的品质特点。青茶分类及主要产品如表1-6。

表1-6  青茶分类及主要产品

5青茶类

1闽北青茶

1武夷岩茶:名枞、岩水仙、奇种

2闽北青茶:闽北水仙、闽北乌龙

2闽南青茶

1铁观音、黄金桂、香橼、闽南水仙、色种、乌龙

3广东青茶

1水仙、浪菜、风凰单枞、饶平色种

4台湾青茶

1乌龙、包种

5窨花青茶

1栀子花乌龙茶、桂花乌龙茶


(六)红茶分类纲目
 
   红茶初制工序:鲜叶→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一毛茶。发酵是形成红茶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通过发酵,促进多酚类化合物充分的发生酶性氧化作用,形成红茶“红汤红叶”的品质特点。红茶分类及主要产品如表1-7。

表1-7  红茶分类及主要产品
 

6红茶类

1小种红茶

1湿坯烟熏:正山小种

2毛茶烟熏:工夫红茶

2工夫红茶

1条形茶:祁红、闽红(坦洋工夫、白琳工夫、政和工夫)、宁红、湘红、宜红、越红、苏红、黔红、川红、粤红、台红

2芽茶:金芽、紫毫、红梅、君眉

3针形:坦洋金针

4片茶:正花香、副花香

3红碎茶

1白毫、橙黄白茶

2碎白茶、碎橙黄白毫

3花番、碎橙黄白毫、白毫花香、碎末

4窨花红茶

1傲茶:玫瑰红茶、茉莉红茶

2团茶:凤眼香茶(红茶謇花揉压成圆球形)


 
[相关链接]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991   对黑茶新定义的质疑——读2007年出版的《湖南黑茶》一书有感
 
[资料来源:中国名茶网.公司  www.zgmcw.cn.]
 
 

[附录1]             公 告
       中国名茶网是爱茶人的精神家园,欢迎广大网友投稿,电子信箱:zgmcw@126.com .本网有删改权(主要针对病句和错别字,不会修改作者观点)。本网是公益性网站,不以谋利为目的。本网站对网友投稿,既不收版面费,也无力支付稿费,请谅解。

 
[附录2]     中国名茶网栏目
一级栏目:茶科技、茶叶经营、茶业动态、茶文化、社会新闻
二级栏目:【茶农培训】【茶叶业务员培训】【科普作品】【科研进展】【学术论文】【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会员风采】【名牌产品】【商情】【企业管理】【超市】【认证咨询】【科技咨询】【政策法规】【湖南茶业】【全国茶业】【地方茶业】【标准】【茶叶会议】【茶诗】【茶词】【茶联】【散文】【茶史】【故事与传说】【茶文化书刊】【茶海拾贝】【书法作品】【绘画】【茶艺】【摄影作品】【茶俗】【茶人】【语文基础】【茶文化综述】【茶包装】【茶叶通讯】【中国名茶网】【所见所闻】【新闻评论】【各行精英】【社团工作】
(其中【科技咨询】专栏须凭密码进入。
 
[附录3]      怎样记住中国名茶网的网址?
答: 只要记住中国名茶网的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即可,中(z)国(g)名(m)茶(c)网(w),前面三个www,后面点(.)cn.您访问后可收藏这一网站。
      如果您的浏览器是7.0的,您可在地址栏直接输入"中国名茶网.公司"这一中文域名即可。
 
 
 
湘ICP备14000624号